解讀佛山城市總體規劃
規劃總龍頭引領城市現代化進程
□解讀總體規劃之部門訪談
市規劃局有關負責人指出,《佛山市城市總體規劃》是我市行政區劃調整后的第一個城市總體規劃,規劃批準后將成為城市建設與城市管理的基本依據。
□本報記者鄭梓銳通訊員許偉
歷時將近一年,《佛山市城市總體規劃》(以下簡稱《總規》)終于浮出水面。15年宏偉藍圖直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佛山。“組團發展、區域協調是本次總體規劃的主要特點。”市規劃局有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指出,在我市進行的各項建設活動,包括下一層面的城市規劃及各專項規劃,均應執行城市總體規劃。
城市建設管理的基本依據
據介紹,《總規》的城市規劃區為佛山市行政轄區的范圍,規劃期限為2005~2020年。主要是從城市的整體和長遠利益出發,合理、有序地配置城市空間資源;通過空間資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城市的運作效率,促進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確保城市的經濟社會的發展與生態環境相協調,增強城市發展的科學性和可持續性;建立各種引導機制和控制規則,確保各項建設活動與城市發展目標相一致;促進城市房地產市場的健康有序運作。
“可以說,總體規劃為佛山勾畫了一張未來15年的宏偉藍圖。”市規劃局有關負責人指出,《總規》在獲得省政府的批準后,將成為實施城市建設和城市管理的基本依據,也是指導城市科學、可持續發展的法規性文件。在我市進行的各項建設活動,包括下一層面的城市規劃及各專項規劃均應執行城市總體規劃。
著重解決五大問題
“這是佛山行政區劃調整后的第一個城市總體規劃。組團發展、區域協調是本次總體規劃的主要特點。”該負責人說,在《總規》前編制的《佛山市城市發展概念規劃》所確定的組團城市發展的戰略,以及廣東省的《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中對區域內各城市的功能定位與城市發展提出分級分類的指導要求等,都是本次總體規劃編制的直接依據。
據介紹,《總規》著重解決了我市推進建設現代化大城市的5大問題:1、劃定城市規劃區、確定城市性質和城市規模;2、協調區域和城鄉發展;3、對用地、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區域綠地等進行了宏觀布局:4、對近期建設作了初步安排;5、提出了規劃實施和推進的原則措施。
指導各有關規劃深化完善
該負責人表示,規劃公示結束后,將再次對各方意見進行收集、歸納和整理并認真采納和吸收,對規劃成果進行修改和完善。《總規》通過省政府的批準后,市規劃局將進一步加快規劃管理政策、措施、規定、標準的制定,并根據總體規劃的原則、要求及指導思想,調整、深化與完善城區各組團、各分組團和各片區的規劃,以及核心區、產業園區、重點開發區等重點地區的分區規劃,部分地區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等。
“落實綠線管理制度,協調設施通道定位也是下一步的重點工作。”該負責人表示,規劃部門將以總體規劃中區域綠地規劃內容和區域綠地規劃專題為基礎,對區域綠地所提出綠線的具體定位;同時以總體規劃中有關設施協調規劃內容為基礎,協調城市間及城市內部的交通設施、高壓走廊、供氣管線走廊等重大設施的通道定位。
□解讀總體規劃之四大關系
(一)與區域規劃的關系
區域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的關系十分密切,兩者都是在明確長遠發展方向和目標的基礎上,對特定地域的各項建設進行綜合部署,只是在地域范圍的大小和規劃內容的重點與深度方面有所不同,區域規劃是城市總體規劃的重要依據,是“面”和“點”的關系。
(二)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關系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是城市總體規劃的依據,其中有關生產力布局、人口、城鄉建設以及環境保護等部分的發展計劃與城市總體規劃的關系最為密切。城市總體規劃是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落實,它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中尚無法涉及但影響到城市長期發展的有關內容要作出長遠的預測。
(三)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關系
兩者有著共同的規劃對象和目標,是相互協調和銜接的關系。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應為城市的發展提供充足的合理空間,以促進城市與區域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城市總體規劃除了土地使用規劃的內容外,還包括了市域及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的內容,這些內容應成為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指導,為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區域土地利用結構提供宏觀依據。同時,城市總體規劃應建立耕地保護的觀念,做到合理用地,節約用地。
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都應在區域規劃的指導下,相互協調和相互制約。兩者還應在規劃工作路線和規劃技術方法、規劃范圍、統一用地的統計口徑、規劃實施管理機制等方面作進一步調整和完善。
(四)與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關系
城市環境保護規劃是城市總體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屬城市專項規劃范疇。城市專項規劃還包括了綠地系統規劃、歷史文化名城規劃、道路交通規劃等等。城市生態規劃涉及到城市規劃的方方面面,不僅關注自然生態,也關注社會生態,更關注城市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
□解讀總體規劃之名詞解釋
1、城市總體規劃
是指對一定時期內城市性質、發展目標、發展規模、土地利用、空間布局以及各項建設的綜合部署和實施措施。
2、城市規劃區
城市規劃區是指城市市區、近郊區以及城市行政區域內因城市建設和發展需要實行規劃控制的區域。
3、規劃期限
根據有關要求,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的截至年為2020年,本次規劃使用期限為15年,近期至2010年,期限為5年;遠期至2020年,期限為15年。
4、關于人口規模與用地規模
城市一般以城市人口和城市建設用地總量表示的城市大小,即城市的規模。對于城市規模的預測與控制是為了完善對于城市資源的配置,更為有效地利用水、土地、能源,更為合理地建設為人類活動所提供的基礎配套設施。
規劃根據人口規模、人均城市建設用地控制標準及城市功能所需用地的要求,提出城市規劃建設用地規模的控制標準。從我國的總體情況上看,面臨“人多地少、環境資源緊張”的總體狀況,佛山所處的珠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相對發達,但人地矛盾更為緊張突出,本次規劃本著“以人為本”、“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以注重資源合理使用、減少環境污染、改善城市生產生活環境和提高城市土地使用效率的指導思想,對城市用地規模采取了較為嚴格的控制標準,通過對城市各類功能用地及交通系統的合理布局,提高整個城市的運行效率和環境質量。
5、基本農田保護區
基本農田保護區是指對基本農田實行特殊保護而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依照法定程序確定的特定保護區域。
6、區域綠地
區域綠地是指為保障區域生態安全、突出地方自然人文特色和改善城鄉環境景觀,在一定區域內劃定,并進行長久性的嚴格保護和限制開發的,具有重大自然、人文價值并發揮區域性影響的綠色開敞空間。
意見反饋渠道
根據城市總體規劃的審批程序和市政府的要求,為提高規劃質量,增強規劃的科學性、民主性和可操作性,現向社會公示《佛山市城市總體規劃》,廣泛征求社會各界意見。從今日起,市民可到市規劃建設展覽館(禪城區綠景路惠景城綠景一街22號),或登錄佛山市政府網站(www.foshan.gov.cn)、市規劃局網站(www.fsgh.gov.cn)查閱相關規劃內容,并通過以下渠道將意見反饋給市規劃局。征求意見的時間從2005年8月1日至8月15日止。
一、意見反饋渠道
(一)網站:www.fsgh.gov.cn(佛山市規劃局網站首頁“規劃互動”欄目)
(二)信函:佛山市禪城區城門頭西路4號
(三)傳真:0757—82285525
(四)e-mail:fsghbgs@21cn.com
(五)佛山市城市規劃建設展覽館
二、聯系人
佛山市規劃局:渠錚,電話:82222256;許偉,電話:82229657
□解讀總體規劃之編制過程
●2004年8月,市政府向省政府請求要求開展總體規劃修編。隨后省政府批復同意。
●2004年9月至11月,佛山市城市總體規劃進入調研報告和綱要方案編制階段。
●2004年12月1日,市人民政府組織召開《佛山市城市總體規劃》(綱要)初步成果評議會。我市市直各部門、五區政府、規劃分局共40多個單位參加了會議,并對綱要初步成果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2005年1月6日,省建設廳、佛山市人民政府聯合組織召開《佛山市城市總體規劃》(綱要)評審會。原則上評議通過規劃綱要,并形成了書面審查意見。
●2005年2月,佛山市城市總體規劃進入成果編制階段。
●2005年3月9日至3月24日,市規劃局組織開展了《佛山市城市總體規劃》成果編制階段的補充調研和座談工作,聽取各方意見并進一步推進編制工作。
●2005年5月底,規劃成果編制完成。
●2005年5月31日,市政府組織召開《佛山市城市總體規劃(2005-2020)》成果評議會。
●2005年6月至7月,在市政府的指導下,市規劃局集中力量做好意見收集和綜合工作。
●2005年7月28日,市政府常務會議原則審查通過《佛山市城市總體規劃(2005-2020)》成果,并決定將規劃成果向社會進行公示。公示后,規劃成果經市政府審查、市人大審議通過后,再上報省政府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