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云要求集約園區要為產業結構調整和城市發展服務
集約園區要和所在地區的城鎮互動,要為城鎮化建設服務,為城市的各項事業發展創造基礎和動力,為解決農民就業問題提供更多的機會。這是省委常委、佛山市委書記黃龍云在昨天召開的佛山市建設集約園區現場會上提出的要求。
昨天,與會人員參觀了南海福迪汽車廠、南海科技工業園規劃、一環桃園路段建設現場及燕京啤酒十萬噸基地建設現場。會上,南海科技工業園就集中有效配置資源、推進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招商引資特別是引進大企業大項目的經驗;順德科技工業園就建立和完善項目入園評估體系,促進產業集約化發展的經驗;高明滄江工業園就改善投資環境,打造園區品牌,增強工業集聚水平的經驗等,分別作了專題發言。
集約園區成全市經濟主戰場
常務副市長黃維郭作了關于“堅持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全力打造集約型工業園區”的主題報告。他說,佛山市去年的集約園區建設共呈現5個亮點:一是規劃建設對接互動,投資環境不斷改善。去年全市集約園區建設共投入279億元資金,新建廠房7180萬平方米,增強了招商引資的吸引力。二是招商引資成效顯著,項目質量不斷提高。2004年,全市工業園區新簽入戶企業1210家,總投資額達459億元,項目平均投資額3793萬元,比上年提高129%。其中民營資本326億元,外資133億元。三是產業集聚效應明顯,工業的園區化態勢不斷增強。2004年全市園區工業總產值1860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的56%。今年1~2月,全市工業園區完成工業總產值247億元,工業增加值57億元,銷售收入237億元,利稅總額12億元。7個重點工業園區實現工業總產值137億元,工業增加值32億元,銷售收入131億元,利稅7億元,四項指標分別占全市工業園區總量的55%、56%、55%和58%。四是錯位發展已成格局,產業特色日趨明顯。佛山高新區、順德高新園和南海高新園的醫藥制造、家用電器、汽車配件等已形成規模。高明滄江工業園的金屬制品和化學工業兩類新材料項目占全園總投資的50%。三水中心科技工業區大力發展汽配和家電產業,已形成規模。五是名牌打造成績顯著,品牌效應日益彰顯。截至去年底,全市有7個國家著名商標,30個國家名牌產品,101個省名牌產品,而這些品牌80%為各工業園區所有。全市園區里還打造出了如美的、科龍、格蘭仕等有世界影響的品牌。松夏工業園率先獲得“三標”認證,高明滄江工業園獲得iso14001認證。
把名牌企業知名企業引入園區
黃龍云在會上就集約園區的發展提出了具體要求。他說,加快發展集約園區關鍵還是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明確方向,抓好落實。現在,集約型園區的建設已經進入了新的階段,要理清發展思路,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集約園區是我們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重要載體。
他強調指出,集約園區一定是有規劃的工業園,在基礎設施建設上一定要高投入、高標準、高質量。要有土地、環保、項目引進等方面的規劃,要有與周邊地區協調發展的規劃,因為只有筑好“巢”才能引來“鳳”。集約園區在招商引資方面一定要有合適的臺階,這個臺階設置是和周邊比較形成的,要實事求是、要客觀,臺階設置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項目不能盲目引進。集約園區的建設要為全局、為工業化服務,引進的項目應該是產業鏈的延伸,應該集中在龍頭企業上,應該把名牌產品、知名企業引進來。集約園區的建設要為產業結構調整、企業優化升級服務,要為物流業的發展服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