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城市精神 建設人文佛山
來源:佛山日報
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競爭力的重要體現。任何一座稱得上“偉大”二字的城市可能不是經濟中心、政治中心,但一定是文化的中心,有著深厚文化的傳統,鮮明的人文特色。說到我們的城市佛山,在許多人的心目中,就是一個經濟城市,它對國家、省的貢獻,就在于它每年能上繳多少利稅。但如果沒有人文佛山作支撐,經濟佛山行之不遠。一個城市光有摩天大樓、商店林立,沒有內在的城市精神作底蘊,沒有良好的市民素質作后盾,這個城市的現代化仍是不完整的。通過塑造城市精神,推動佛山文化名城建設,提高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質,佛山才能真正構建和諧社會。
佛山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地帶,各種新事物層出不窮,如“2+5”組團式發展戰略,南海鎮級行政區劃調整等等,這些決策都是從佛山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的戰略高度,全面考慮各區位條件、資源稟賦、經濟基礎等因素,著眼于打破行政壁壘,整合現有資源,挖掘潛在優勢,培育競爭實力,從而逐步形成優勢互補、各具特色、協調發展的社會經濟板塊新格局,這給佛山描繪了一幅宏偉的發展前景。但一些市民并沒有從內心認同佛山,同城生活的理念并沒有完全產生,長期形成的各自為政的心理并沒有消除。原來的地域界限很容易通過行政的方式打破,但人們內在的心理必須通過城市精神整合。如何有效整合各區的人才、技術、信息、資金等資源,增強各區對大佛山的認同感、凝聚力十分重要。城市精神是城市的靈魂,是一面無形的旗幟,是粘合劑,是長久起作用的因素,具有凝聚人、團結人、激勵人、鼓舞人的特殊功效,可以召喚和激勵人們為實現某一目標和任務而共同奮斗。
此外,和諧社會應是有序的社會。佛山的有序離不開法律、制度、機制、秩序、規范等的建立和完善,也離不開高素質的市民。城市精神是通過人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舉止展示的,是一種主導性精神品質和風貌,它滲透于城市每一個市民的思想觀念、道德情懷、行為規范之中,轉化為城市社會的價值取向和精神力量。城市精神雖然是無形的,但又是可以感悟的,它是一個城市精、氣、神的集中體現,有助于凈化社會風氣,提高市民的民主法制意識和道德水平,形成井然有序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