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業:調整初顯效果 結構優化待加強
近日,國家發改委召開新聞發布會并公布:建材行業利潤在上半年增幅超過40%的基礎上,進入第三季度,粗鋼、電解鋁、水泥等增長幅度略有下滑。有關負責人表示,雖然如此,面對龐大的落后的產能規模,結構升級仍需更大努力。
結構優化帶來產銷兩旺
今年上半年,我國建材行業利潤增幅超過40%。從產品來看,行業結構不斷優化。今年5月下旬,由發改委牽頭的清理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專項大檢查的初步結果顯示:水泥行業高耗能的濕法窯工藝大部分已經拆除或停產。新型干法水泥比重占到水泥產品比重的53%,比去年提高約3個百分點。
從投資結構來看,高耗能產業投資增幅呈回落趨勢。建材行業新上項目主要是國家產業政策鼓勵發展的大型新型干法水泥和余熱發電等節能減排項目。
結構升級力度仍需加大
建材行業作為高耗能行業,其過熱和不平衡發展,加大了節能減排任務實現的難度。
據統計,建材等六大行業發展總體增速依然偏快,致使全國工業用電量比去年同期增加17.2%,加快3.9個百分點。
另外,建材行業落后生產能力依然較多,加快推進淘汰落后產能的工作面臨很多挑戰。據統計,整個建材行業的落后產能高達2.5億噸,平板玻璃行業存在落后產能約5000萬重量箱。水泥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工作,各地的進展很不平衡。
相關人士介紹,建材行業非常分散,企業規模小、數量多,集中度很低,結構不平衡問題嚴重。過于分散的行業結構和異常激烈的市場競爭導致總體產能過剩。這些問題的存在阻礙了我國建材行業的健康發展。國家將繼續實施宏觀調控,以達到建材行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目標。
節能減排推動科學發展
根據建材行業“十一五”結構調整目標,我國將鼓勵支持建材行業的大企業集團發展,提高產業集中度;大力發展新型干法水泥等先進工藝和玻璃深加工業務,淘汰落后產能工藝。
“建材行業資源能源依賴型的產業特征,決定我們必須走節約發展、清潔發展之路。今后一段時間內,加快以節能為中心的產業結構調整仍是行業發展的主線。”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對列入全國千家企業節能行動實施方案的97家耗煤萬噸以上建材企業應進行跟蹤指導,加強統計發布,搞好節能標準規范的制定、修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