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建設局組織“民生直通車”上線工作的做法和體會
一、上線前精心準備
按照市糾風辦《關于佛山市政風行風熱線“民生直通車”,2006年上半年上線單位時間安排的通知》安排,我局被安排在5月22日上線。接到通知后,局黨政領導非常重視,主要領導批示要認真做好上線準備工作。按照領導批示,我們做好幾項前期工作。一是主動與市糾風辦和廣播電臺溝通,了解上線基本情況和基本程序;二是向局機關各科室和五區建設局下發了《關于做好市建設系統政風行風熱線“民生直通車”節目的通知》(佛建[2006]49號)文件,明確上線人員、政風行風熱線節目內容、播前播中播后的相關工作和要求。當時因季華路修路封閉,交通不便,同時要求各區上線人員提前一晚住在禪城區,以免耽誤上線時間,確保上線時間、人員和內容的落實。
二、上線時做到精益求精
為做好上線直播工作達到滿意效果。我們一是組織上線人員學習領會文件精神,主要學習市府辦《關于轉發加強政風行風熱線播出工作,辦好電臺“民生直通車”節目意見的通知》二是準備和整理好上線的有關資料。如宣傳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主要職能、行風建設、業務建設做法和成效,收集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列出群眾關心的問題,分門別類,查找相關法律法規,做好擬解答準備;三是在播出時要求態度誠懇謙虛,注意方式方法等。要求“解難不發難”的輿論監督策略,達到“加溫不加火、幫忙不添亂”的效果。能當場解答的要當場解答內容,不能當場解答而需要進行調查核實才能回答的,要作出說明,并介紹遇到同類的問題時一般情況下職能部門是怎么處理的,把解決問題的方法告知群眾。
三、上線后及時落實反饋
我局在上線當天共接到廣播電臺整理的76條未出線來電內容。內容大部份屬區局職能范圍。問題集中在小區物業管理與收費、產權交易與權證、違章建筑、房屋質量與維修、房屋面積糾紛、拖欠工程款等。人群主要是個體案件。按照市糾風辦的要求,為保證在五個工作內反饋來電者。我們迅速把來電內容進行分解,根據市、區兩級職能范圍,下發了《關于做好市建設系統政風行風熱線播后工作的通知》(佛建[2006]61號),把76條未出線內容分解到有關科室和各區建設局。要求一是對來電內容迅速開展調查取證,按時回復;二是認真做好群眾反映問題的答復工作,盡量做到一次性解決,給群眾一個滿意答復;三是機關各職能科室和各區建設局除將辦理結果報市廣播電臺和糾風辦外,逐條答復來電人;四是根據群眾反映意見,認真研究建設系統存在的普遍性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并加以落實,建立健全相關的規章制度,規范行業管理。
2006年5月26日,我們在第四個工作日內,把來電內容全部準時答復來電者和上報,在組織“民生直通車”上線工作中的體會是:
一是通過“民生直通車”這個平臺,把政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引導到更好地為發展服務上來,并且在服務中轉變職能,改進作風,促進依法行政。
二是利用“民生直通車”這個平臺與群眾直接對話、溝通和交流過程和答復,體現“群眾利益無小事”的宗旨,把“民生直通車”作為我局為群眾辦事的“服務臺”、反映民意的“顯示屏”、糾風工作的“監督崗”、化解社會矛盾“穩壓器”和行風工作的“晴雨表”。
三是繼續組織好“民生直通車”上線工作,主動接受群眾批評和監督,改進工作,努力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水平和效率。